《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在这里一起交流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刚刚接到读书交流活动这个任务的时候,的确让我忐忑不安了很久,对于哲学我一向不感冒,总觉得它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学问,所以轻易不愿去触碰它。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至于人生我总觉得要有一定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的人才能谈出人生的真谛,而我还太年轻。但当我读了周国平先生写的推荐词和傅佩荣先生写的前言之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原来哲学知识也可以讲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无半点枯燥乏味。或许有人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当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怎样能吃的更有营养?”本人精读了第一和第五部分,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

学生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因为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用友爱的心态,从相互欣赏与尊重开始,温和而理性鼓励他们学习、生活,走人生之路,学生便喜欢靠近你,你就有了“友爱”的力量。

凡事要保持好奇

好奇心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有太多未知的东西,所以他们对这样的问题不知疲倦。这样的问题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可惜的是,我们有些家长、老师已经熟悉或者已经厌倦了这样的问题从而对孩子提出的这样的问题给于责备或者不屑于回答,这样就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甚至会毁掉孩子原本有所成就的一生。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上海一所重点中学有位高材生,无论多么难的数学题,他都可以毫无困难地列出解题方程。但他有一个小缺陷,就是不喜欢做繁琐的演算。因此,他的解题程序总是正确,答案却往往小错不断。考大学时,他又是因为这个特点,以几分之差落选。中国的大学拒绝演算不正确的学生入学。于是,孩子的家长把他送到了西方。一所著名大学给予他全额奖学金。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任课老师被这个总是提出无穷多问题的中国学生问得瞠目结舌。在实在无法给出回答的时候,这位老师请全班同学起立,为这个中国学生鼓掌。老师为有这样能把自己问倒的学生而自豪。第二年,这个学生已经成了校长助理。这样的事情会在我们中国的教室里发生吗?我想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误解,以为好奇心是孩子的专利,是孩子们幼稚的表现,长大成人后如果再问为什么会不会被人耻笑看不起,其实错了,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们无法做成任何一件事情。所以在此我号召大家,让我们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像孩子一样多问些为什么吧。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和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控,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

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首先,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学生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其次,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方寸之地,流失十几年的岁月,常常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再次,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优秀学生不断介绍"怎么听"、"怎么练"的经验,老师天天练习"怎么讲"、"怎么考"的基本功。最终,学生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这些大概就是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粗描。当然,这并不说明接受式学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是说需要改革。我想这就是我们学校大力提倡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原因所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怎么学”由学生自己设计,“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在体验中找寻学习的快乐。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么做了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至少比不做要好”。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不在乎结果,而是要在体验每个过程和结果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且感恩的心。然而,在弥留之际,如果没有足以慰藉自己一生的事情,那么,人生就失败了。

人生是一个不断作选择的过程,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设定一个偶像。一个人会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

偶像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肯定学生崇拜的偶像,还要经常给他们树立偶像,给他们做一些正面的引导。现在的学生比较热衷于选秀明星,那么刚刚落幕的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我觉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断臂钢琴师”刘伟众望所归,他以自己的努力在舞台上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获奖后的刘伟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含着激动的泪花说出了一句足以震撼人心的话:“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在现实社会中,要精彩的活着并不是一件易事,刘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坚强,为梦想执着追寻的人,见过他用脚弹琴的人,无不被他的毅力与坚持所感动、震撼。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其实相当主旋律,那就是毅力成就梦想,只要努力,总会有奇迹发生。正如评委高晓松所说:“匪夷所思,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很多年,何况用脚趾弹出美妙的旋律。”伊能静更是赞赏有加:“你让我看到了达人中的达人,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并把刘伟作为孩子学习的楷模。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那我为什么要活着?”面对这个问题我真的思考了很久,说实话,长这么大还真的没好好考虑过自己活着的原因,活着就活着呗。但是仔细想想后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字“爱”,上孝父母,下爱子女,和爱人友人一起携手前往,任何一人让我牵挂,我想我都不会愿意离开这个世界。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报到,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架从北京飞往大连的飞机刚刚降落,正在乘客们打算收拾行李走下飞机的时候,一连串激昂快速的吵架声从人流中传了出来。原来是两位高雅的女士抢着下飞机而发生了口角,先后分别用中文、英语、日语和法语相互辱骂,一直从飞机内的通道上一路过招到机场出口,在航班、机场工作人员的劝阻下,双方才最终偃旗息鼓,这场特殊的较量一时引起了小小的混乱。虽然不能肯定两位女士的学历,但是能说三门外语且精通外国人骂街,我想起码受过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算高了,但是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和他这个人的人品成正比。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说,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没?显然,他们将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修养都已经抛之脑后了。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值得我们思考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谈到这里,有什么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出处:https://www.xxk520.com/xxk/69087.html

关注微信